7月6日,歐盟委員會決定,批準中國浙江
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大慶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并購瑞典
沃爾沃轎
車公司。業內資深營銷工程師蘇暉認為,對
吉利而言,“迎娶”
沃爾沃,機遇遠遠大于挑戰。他說,從目前的收購進程來看,如果吉利順利完成后續的一系列審查,則吉利將會從此次收購中獲益良多。
吉利在和
福特達成收購沃爾沃協議三個月后,終于迎來了實質性的進展。不同于以往的汽
車業內并購重組,此次吉利對于沃爾沃的收購是對其包括100%股權和知識產權在內的完整收購。通俗地說,沃爾沃被吉利收購后,這一世界知名大品牌將改姓換名。有了沃爾沃資金、技術方面的扶持,吉利即可“借船出!,以更高的起點重新制定企業決策,規劃企業經營,組織產品研發,大大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。
當然,吉利面對的不僅是令業界其他企業垂涎的機遇,還有巨大的挑戰:作為國內規模不大的一家企業,吉利一直以
帝豪、熊貓、
遠景等中低端車型為其主打產品。如何借用好沃爾沃這一“巨人的肩膀”,還需化解利率、債務、勞資關系、文化差異等各方面的風險。
事實上,歐盟委員會之所以如此順利地批準該項收購,蘇暉認為主要基于四個方面的因素:首先,在此之前,雙方已經達成收購協議;第二,在歐盟大力倡導反壟斷的當下,歐盟委員會批準雙方并購正是對自身“打破壟斷”的有力證明;第三,近年來,在宏觀經濟復蘇和一系列汽車消費政策刺激的雙重推動下,中國汽車產業取得了驚人成就,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。歐盟對于吉利的支持,即是對于中國汽車業在國際汽車業內地位的認可;最后,吉利順利過關,正是得益于自身私營企業巨大的發展潛力、領導層超前的經營理念和靈活的企業機制。
當然,盡管吉利順利通過了歐盟委員會的反壟斷審批,萬里長征已經邁出了第一步,但是從中國汽車業的宏觀發展來看,其危機仍不可輕視。經過08~09年國際危機風暴的肆虐,中國汽車工業的宏觀經濟形勢依舊不容樂觀,自身發展與海外并購同樣不可輕視!皻W盟批準吉沃并購,為車企業并購的相關部門做出了表率,也實實在在地推進了國際汽車業的融合與發展!碧K暉表示。